孕婴童品牌行业优选平台   全国服务热线:137-8881-5537  
金倍吉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火爆招商
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
妈咪婴童网
  • 江门美智高食品有限公司
  • 布鲁熊(中国)有限公司(布鲁熊)
  • 江西贝美慧食品有限公司(萌贝乐)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 乳业行业资讯 搜索:

小白奶重蹈汤圆覆辙,科迪乳业如何沦为集团的“现金奶牛”

  来源:互联网新闻中心   阅读:  [    ]  2020-04-28    
分享至  

2007年,那个让行业肝颤的三聚氰胺,“救了”濒临倒下的科迪乳业。在迎来一小段高光时刻后,这个曾经的网红少年,却成了“欠债鬼”。从欠薪、欠供应商款,到如今,“欠了”账面十几亿。四面楚歌之下,这一次,谁能救它?

▌引子:

此前一直咬定自己“不差钱”的科迪乳业终于公开承认,公司十几亿元的现金“不翼而飞”。

10月末,科迪乳业发布了三季度财报。数据显示,截至到2019年9月30日,科迪乳业的货币资金仅余2720.3万元。

可数据显示,在2018年12月31日,科迪乳业的货币资金还有16.7亿元。2019年半年报显示,科迪乳业的账上现金更是高达17.53亿元。今年7月初,科迪乳业还进行了2000多万元的现金分红。

然而,账面上躺着十几亿现金的科迪乳业,此后却被爆出拖欠奶农款项。

7月底,一封《奶农求救书》被媒体曝出。信上称,自2017年12月起,科迪乳业就开始拖欠奶农奶款,涉及上千户奶农,金额高达1.4亿元。奶农多次上门向科迪乳业讨要牛奶款项,却无果而终。

伴随着媒体的深度曝光,科迪乳业倾吞经销商货款、拖欠员工工资和差旅费等丑闻也被一一揭露。

迫于来自监管部门和社会舆论的压力,科迪乳业紧急宣布将妥善处理相关债务纠纷。8月5日,科迪乳业发布公告称,公司从政府处获得20亿元纾困资金。几天后,科迪乳业再次宣布与奶农达成协议,将在8、9月份分别支付欠款的25%,其余部分3个月内付清。

然而,在8月16日偿还第一笔拖欠款之后,科迪乳业在第二次、第三次还款日来临时,都未能如约偿还欠款。9月2日,约20名被欠款的奶农代表再次汇集科迪乳业总部,要求其履行还款协议。结果,科迪乳业以暂时没钱为由,拒绝了奶农的还款要求。

小白奶重蹈汤圆覆辙,科迪乳业如何沦为集团的“现金奶牛”


如今,科迪乳业正式发布公告,宣布公司货币现金没有所谓的十几亿元巨资,仅剩余2720.3万元。有观点认为,科迪乳业想“名正言顺”地告知债权人:公司没钱,暂停还账。

“从正常运营来看,企业财务数据不可能在一个财务周期内变动这么大。由此可以推测,科迪乳业进行了调账。”一市场分析人员表示。

一家上市公司,居然公开挑战法律法规,在账面上“动手脚”……

01 、巨资“消失”

科迪乳业的高光时刻,在2017年。

2016年底,科迪乳业开创性地推出了透明袋“小白奶”。靠着独特的包装以及适中的口感,小白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拥趸。

2017年,科迪乳业实现销售收入12.39亿元,同比增长53.92%;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.27亿元,同比增长41.56%。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四大传统销售区域外的营收更是暴增678.95%。

其中,科迪乳业的常温乳制品销售额增长达65.8%,小白奶功不可没。

彼时,科迪乳业不仅在天猫超市、京东超市开设旗舰店,还授权了郑州、商丘等地的几十家个体电商销售科迪乳业产品。在华东地区,科迪乳业通过电商的推广,吸引线下经销商主动代理销售。

在“挑剔”的江浙地区打响知名度后,小白奶逐步打开了全国市场,甚至还成功进军北京的乳业市场,一时间化身为“乳届网红”。

小白奶重蹈汤圆覆辙,科迪乳业如何沦为集团的“现金奶牛”


“在那段时间里,科迪乳业的小白奶确实很受市场欢迎。即使小白奶的售价比同类牛奶都高,但购买的人依旧络绎不绝。”一位北京地区的商超负责人回忆称。

作为一家成立于1998年的乳企,科迪乳业多年来一直深耕河南、山东等市场,虽然也遭遇过危机时刻,但也逐渐成长为区域的乳业巨头了。

2015年6月30日,科迪乳业在深交所挂牌上市。在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后,科迪乳业迎来了发展高峰,2017年更是靠着小白奶,在全国范围火了一把。

“但小白奶实质上就是普通的常温奶,没有特别的技术门槛。仅靠新颖的包装打出名堂,其他乳企效仿起来就很简单。”一位市场观察者表示。

果不其然,2018年,蒙牛、伊利、新希望、完达山等多家企业先后推出了自己的“小白奶”。大品牌的吸粉效应更加强大,消费者对科迪乳业小白奶的关注度日益减少。

此外,公司疏于对经销商的管理,也加速了科迪乳业的衰落。

在营销策略上,科迪乳业始终坚持渠道下沉、以农村包围城市,采取“一县一商”的经销模式。

经销商的大量存在,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白奶的火爆销售。但因其疏于管理,经销商之间的倾轧异常明显,个别区域屡现窜货情况,经销商之间大打价格战,一些地区的批发价远远低于旗舰店零售价,线下经销商的利润很薄,导致销售市场极其混乱。

数据显示,2018年,以小白奶为代表的常温乳制品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5.62%,毛利率也下降了7.46%。受此影响,科迪乳业全年营收为12.85亿元,同比增长仅为3.76%;净利润为1.29亿元,同比增长2.05%。

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失速,科迪乳业董事长张清海曾提出的“未来三到五年实现年营收翻番”的目标也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
因为创收主力小白奶的销售出现了下滑,致使公司业绩出现了波动,但这种情况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也算常见。但科迪乳业十几亿元的账面现金“消失”了,这锅,小白奶背不得。

那么,这笔十几亿元的款项,到底去哪了呢?

02、“跨界”拖累

科迪乳业三季报显示,公司其他应收款部分从280.4万元激增到了19.7亿元。

“有一种可能是,这些钱已经被公司股东非法挪用。”一位法律人士表示。

如果这种假设成立,那么,谁有这么大的权利?

公开资料显示,科迪集团为科迪乳业第一大股东,持股数为4.846亿股,占总股本的44.27%。而科迪集团的控股权为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清海家族所持有,持股比例高达92%。

数据显示,科迪集团已累计质押科迪乳业4.845亿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44.25%。这意味着,张清海家族累计质押股数占持股比例达到99.96%。

此外,据公开资料,张海清已被列为失信人、还成了被强制执行人并限制高消费。

小白奶重蹈汤圆覆辙,科迪乳业如何沦为集团的“现金奶牛”


看来,科迪乳业账上的十几亿元现金,或被科迪集团及其实控人——张海清家族挪用了。

当然,这或与张海清家族忙着“跨界”有关。

早在2016年,科迪集团就开始在河南、山东等地开便利店。

科迪集团曾在2017年2月13日发布的《集团公司隆重召开2016年度表先大会》一文中提到,2016年“集团已发展科迪全国连锁社区实体店(科迪便利店)800多家”。

2018年3月,张清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,“目前集团已发展便利店1000家,主要分布在河南、山东,全部建在社区附近,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科迪集团的渠道和终端问题。”

之后,在2018年度全国经销商速冻业务大会上,张清海再次提出,科迪集团将在三年建设10000家科迪社区连锁店,服务好作为客户的经销商,加快其发展成为“现代经销商”。

据称,到了2018年底,科迪集团旗下的便利店已达几千家。

但是,这几千家便利店并没有给科迪集团带来营收。“前一两年,科迪集团的状态是到处租门店、开店,一时风头大盛;到了2018年,其状态又成了各个门店盘点货物组织闭店。”一位科迪集团的员工表示。

便利店大规模倒闭关门,让科迪集团背负了沉重的债务。“便利店的客流极为惨淡,营业情况非常不景气。许多员工刚入职没多久就被遣散了,而员工的工资也被大量拖欠。”上述集团员工表示。

不只是便利店,近几年,科迪集团还做起了科迪天然深泉水,同时还在黑龙江花巨资投资了科迪100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。

然而,科迪天然深泉水同样被爆出,“公司拖欠员工六个月工资和差旅费,给员工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扰”。而黑龙江的农业种植项目属于长线投资,现阶段只会“有投入、没回报”。

科迪集团大玩儿“跨界”,大把花钱,一些人早就看到了其中的风险。

一投资人公开向公司董秘呼吁:“请张清海先生赶紧把面业、水业,以及在东北耗资投资的大豆种植等业务清理掉吧!科迪便利店、食文化广场以及公司电子商务公司持续亏损,根本无法自我造血。请将这些企业和项目赶紧暂停,回笼资金吧!”

但为时已晚,这些企业和项目已花费了集团大量资金,作为集团硕果仅存的优质资产、净利润的持续供应者,科迪乳业显然成了集团最佳的“现金奶牛”。

03、科迪速冻的教训

事实上,前述的一系列项目,都不是科迪集团第一次玩儿“跨界”。

“科迪汤圆,团团圆圆”。这句温馨的广告语,在世纪交替时期的中国城镇街头广为流传。科迪汤圆作为集团的拳头产品,成了那个时代消费者心目中最美味的回忆。

小白奶重蹈汤圆覆辙,科迪乳业如何沦为集团的“现金奶牛”


彼时,科迪速冻无疑是速冻产业领域里的强者,是敢于同三全食品一争高下的存在。

1998年,科迪集团进军乳业。此前,“科迪集团只专注速冻产业,可后来又做起了牛奶。集团的注意力被分散了,这影响了其在速冻行业的发展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表示。

为了发展科迪乳业,科迪集团花巨资建奶源基地、建工厂、再建市场,而这些钱,都出自科迪速冻。“巨投十年,巨亏十年”,前十年,科迪乳业持续巨亏,苦苦支撑集团运营的,正是科迪速冻。

一直到2007年年初,科迪乳业还是一个无人愿意接手的“烂摊子”,资金链断裂、产品供销等基本停滞。有观点认为,科迪集团这次“跨界”注定是要失败了。

但在2008年,三聚氰胺事件爆发,这对国内乳企都造成了沉重打击,科迪乳业更是深受影响。 彼时,“一天,科迪乳业在整个商丘市只卖出了6袋牛奶。”

但是,就在行业巨震之下,科迪乳业的奶牛养殖基地模式,却受到了市场的肯定。

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,全国各地屡现“杀牛、倒奶”的混乱,科迪乳业却没有发生一起倒奶、杀牛事件,其所有产品经省、市200多批次检测,全部合格。

由于质量合格,科迪乳品在这场“乳业寒冬”中逆势存活,取得了消费者的青睐,杀出了一条血路。

为了快速发展科迪乳业,很多本该用于速冻产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,都被用来支持乳业发展了,这对科迪速冻可谓“雪上加霜”。

牺牲科迪速冻的发展来支持科迪乳业的时候,三全食品选择了专注地耕耘速冻产业。从2003年-2018年,三全食品的市场占有率连年增长,成了国内速冻行业当之无愧的巨头。

2018年,三全食品实现营业收入55.50亿元,同比增长5.59%;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11亿元,同比增长53.76%。而在2017年,科迪速冻的营业收入仅为5.95亿元。

作为国内速冻领域曾经的“三巨头”之一,科迪速冻不仅完全退出第一梯队,还不得不在三全食品、思念、湾仔码头高速发展的同时,身处停产、拖欠工资的流言蜚语中。

许是为了“回报”科迪速冻,从2018年起,科迪乳业先后两次启动对科迪速冻的股权收购,涉及金额达15亿元。

一定程度上,科迪速冻和科迪乳业都算得上集团“跨界”的受害者。

▌写在最后:

科迪集团的第一次“跨界”,科迪乳业能活下来,除了科迪速冻大无畏的牺牲之外,三聚氰胺事件也在客观上充当了“帮手”。然而,此次科迪乳业的危机已让整个集团受到牵连,并深处危机之中。

“其实,科迪速冻和科迪乳业的产品,在市场上还是有一定口碑的。要不然,在6月的全国乳业经销商大会以及9月的全国经销商速冻业务大会上,科迪集团也不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货款。”前述行业观察者表示。

只是,这些钱不足以解决集团拖欠的债务,更无法支持企业的日常生产。有消息称,科迪速冻已全面停产,而科迪乳业也只有两三家工厂还在坚持生产。

科迪速冻、科迪乳业都曾有过很好的发展机遇,假如企业能够坚守本业、持续创新,极有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成绩。但是,为了配合集团的“跨界”,科迪速冻、科迪乳业都做出了极大的牺牲。如今,科迪集团的“跨界”无疑是玩儿脱了。

 

 我也要报料 欢迎您来投稿
分享至  
最新图文资讯
  • 雀巢铂初能恩3整蛋白配方奶粉发布,关爱康复后特需宝宝,筑基健康中国雀巢铂初能...
  • 享老悦老可靠相伴——成人纸尿裤助力老年人享老、悦老享老悦老可...
  • 直面市场变化,巧虎的多维度早教突围直面市场变...
  • 辅食那么多,婴尚有机宝宝米粉为何能C位出道?辅食那么多,...
今日快讯更多
招商加盟推荐更多
品牌推荐更多
展会报道更多
专卖店展示更多
新店开张更多